借阅:21 收藏:0

/舒国滢, 王夏昊, 雷磊著

ISBN/ISSN:978-7-5620-7879-1

价格:CNY59.00

出版: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8

载体形态:454页 ;22cm

丛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列研究生教材 ;01

简介: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法学方法论的概念(第一章);第二部分为“规范论”,阐述作为方法论基础的规范理论,包括法律概念与法律规范理论(第二、三章);第三部分为“适用论”,在廓清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第四章)之后,围绕案件事实的形成(第五章)以及裁判依据的形成,即法源选择(第六章)、法律解释(第七章)和漏洞填补(第八章)进行了详述。

并列题名:Methodology of law

中图分类号:D90-03

责任者:舒国滢, (1962-) 著 王夏昊, (1970-) 著 雷磊, (1982-)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法学方法论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获取与证立具体应然之法律判断”(卡尔·恩吉施语)。一个具体应然之法律判断的形成,既取决于恰当的法律规范的选择,也涉及可靠的案件事实的截取,既要满足“依法裁判”的基本要求,也要追求“个案正义”的价值目标。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法学方法论的概念(第一章);
    第二部分为“规范论”,阐述作为方法论基础的规范理论,包括法律概念与法律规范理论(第二、三章);
    第三部分为“适用论”,在廓清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第四章)之后,围绕案件事实的形成(第五章)以及裁判依据的形成,即法源选择(第六章)、法律解释(第七章)和漏洞修补(第八章)进行了详述。

    豆瓣作者简介:

    舒国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德国哥廷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法美学、法学方法论。著有《在法律的边缘》《法哲学:立场与方法》《法哲学沉思录》,译有《拉德布鲁赫智慧警句集》《法律论证理论》《论题学与法学》等。
    王夏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法学方法论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与法学方法论。著有《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抵触之解决》《司法公正的技术标准及方法保障》等。
    雷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基尔大学、海德堡大学、瑞士弗里堡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与法学方法论。著有《类比法律论证》《规范理论与法律论证》《法律体系、法律方法与法治》《规范、逻辑与法律论证》,译有《像法律人那样思考》《法律逻辑》等。

    目录:

    第一章 法学方法论的概念
    第一节 法学方法论的界定
    一、法学方法论中的“法学”含义/ 二、 法学方法论的界定/
    第二节 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二、法学方法论的研究任务/
    第三节 法学方法论的意义与功能
    一、法学方法论与知识论/ 二、法学方法论与法治/
    第二章 法律中的概念
    第一节 法律概念的性质与功能
    一、法律概念的重要性/ 二、法律概念的性质/ 三、法律概念的功能/
    第二节 法律概念的类型
    一、描述性概念、评价性概念与论断性概念/ 二、分类概念与类型概念/ 三、描述性不确定概念与规范性不确定概念/
    第三节 法律上的定义与涵摄
    一、定义理论/ 二、概念涵摄/
    第三章 法条与法律规范
    第一节 法条与规范的概念
    一、法条的概念/ 二、规范的概念/ 三、法条与法律规范/
    第二节 法条的类型与竞合
    一、法条的类型/ 二、法条间的竞合/
    第三节 法律规范的类型与体系
    一、规范的要素分析/ 二、法律规范的类型/ 三、法律规范的链条与体系/
    第四章 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法律适用的目标
    一、依法裁判/ 二、个案正义/ 三、依法裁判与个案正义的平衡/
    第二节 法的发现与法的证立
    一、法的发现与证立之分/ 二、法的证立层面的优先性/
    第三节 法的证立的层次
    一、法的证立的两个层次/ 二、内部证成的要求与结构/ 三、外部证成的相关问题/

    第五章 案件事实的形成
    第一节 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
    一、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传统区分/ 二、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进一步区分/
    第二节 案件事实形成的基础
    一、案件事实形成的要素基础/ 二、案件事实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案件事实形成的过程
    一、从事件到事实/ 二、从生活事实到要件事实/ 三、从要件事实到案件事实/

    第六章 法的渊源
    第一节 法的渊源的概念
    一、法的渊源的概念界定/ 二、法的渊源的功能/
    第二节 法的渊源的范围与分类
    一、中国法的渊源的范围/ 二、法的渊源的分类/
    第三节 法的渊源的适用准则
    一、一般的法的渊源的适用准则/ 二、制定法的适用原理与准则/ 三、判例的适用原理与准则/ 四、法教义学的适用原理与准则/

    第七章 法律解释方法
    第一节 法律解释方法的概念/
    一、法律解释方法的界定/ 二、法律解释方法或规准的功能/
    第二节 法律解释方法的种类与适用准则/
    一、法律解释方法的种类/ 二、法律解释方法的适用准则/
    第三节 法律解释规准的优先性关系
    一、法律解释规准的优先性关系原理/ 二、法律解释规准之间的优先性关系内容/

    第八章 法律漏洞的填补
    第一节 法律漏洞的概念
    一、法律漏洞的界定/ 二、法律漏洞的分类/
    第二节 规范漏洞与部门法漏洞的填补方法
    一、类比法律推理/ 二、反向法律推理/ 三、当然法律推理/ 四、目的限缩与目的扩张推理
    第三节 法体系漏洞的填补方法
    一、法律规范冲突漏洞的填补方法/ 二、无据式体系违反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
    参考文献

    分馆名 馆藏部门 物理位置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馆员代借
    A 北法律图书阅览室(后二、三层) 1377523 D90-03/S575/3 1377523 本馆借出
    A 政法第二阅览室(长安) 南区馆A座3层 1377524 D90-03/S575/3 1377524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政法第二阅览室(长安) 南区馆A座3层 1377522 D90-03/S575/3 1377522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政治法律典藏库(长安) 1377521 D90-03/S575/3 1377521 在架库本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544265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