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12 收藏:0

9gong fan li lun de zhan kai The theory of criminal complicity /(日)西田典之著 ;江溯,李世阳译

ISBN/ISSN:978-7-5093-5592-3

丛编:外国法学名著

中图分类号:D914.104

出版: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7

并列题名:Theory of criminal complicity

简介:本书共分为六章, 主要内容包括: 共犯的基础理论, 日本刑法中共犯理论的基本问题, 共犯的处罚根据与从属性等; 正犯与共犯--共犯的构成要件, 构成要件论--其意义与机能, 关于共谋共同正犯等; 因果共犯论的界限--共犯处罚的限定性, 帮助的因果关系, 过失的共犯等; 共犯的故意, 未遂的教唆, 共犯的错误; 共犯与身份; 补论, 共犯的罪数, 团体与刑事处罚, 双罚制规定和法人的过失。

责任者:西田典之 9xi tian dian zhi ((1947-2013)) 4著 江溯 9jiang su 4译 李世阳 9li shi yang 4译

载体形态:518页 ;21cm

附注:本书可供共犯理论研究人员、司法工作人员阅读参考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共犯理论的展开》是日本共犯理论的一代宗师西田典之教授的力作,本书囊括了西田典之教授自1969年至2005年共36年间写作的关于共犯的论文,涉及共犯理论的各个方面,如共犯的基础理论、正犯与共犯——共犯的构成要件、因果共犯论的界限——共犯处罚的限定性、共犯的故意等。

    豆瓣作者简介:

    西田典之(1947-2013),男,1947年3月出生,日本熊本县人。196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同年留校担任法学部助手,1985年晋升为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1986-2005年,任日本法务省法制审议会刑事法部会干事、部会长代理;1988-1990年,任东京大学总长助理;2003-2006年,任日本刑法学会理事长。2008年4月,从东京大学退休,任学习院大学法学部教授,同年6月被授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称号,并获聘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2013年因病去世。

    目录:

    第一章 共犯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日本刑法中共犯理论的基本问题
    一、绪论
    二、作为共犯处罚根据的因果性
    三、“共犯”的概念——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
    四、因果共犯论与共犯处罚的界限
    第二节 共犯的处罚根据与从属性
    一、共犯的处罚根据
    二、共犯的从属性
    第三节 日本刑法中共犯的基本问题
    一、绪论
    二、共犯现象
    三、日本刑法的共犯规定
    四、作为处罚扩张事由的共犯
    五、共犯的处罚根据
    六、共犯的因果性
    七、承继的共犯
    八、共犯的脱离
    第二章 正犯与共犯——共犯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构成要件论——其意义与机能
    一、绪论
    二、构成要件与构成要件要素
    三、构成要件与违法性、有责性的关系
    四、构成要件论的实益
    第二节 关于共谋共同正犯
    一、绪论
    二、共同正犯的共犯性
    三、共同正犯的基准
    附记
    第三节 被认为完成了走私大麻谋议之事例
    一、事件的概要
    二、决定要旨
    三、解说
    第四节 正犯的概念——共同正犯与从犯的区别
    一、事实
    二、判旨
    三、解说
    第五节 间接正犯论
    一、间接正犯概念的意义与机能
    二、间接正犯的界限——有故意的工具
    三、间接正犯的实行着手时间
    四、间接正犯与教唆的错误
    附记
    第六节 关于无形伪造公文书的间接正犯
    一、问题之所在
    二、判例的状况
    三、学说的批判性检讨
    第七节 实行及正犯的概念与共犯成立的界限
    一、绪论
    二、实行从属性
    三、顺次共犯的可罚性
    四、预备罪的共犯
    第八节 不作为的共犯
    一、问题之所在
    二、片面的共犯
    三、作为义务
    四、判例的检讨
    五、不作为的正犯与共犯的区别
    附记
    第九节 不作为犯论
    一、不作为处罚的法理与问题点
    二、不真正不作为犯与罪刑法定主义
    三、不作为的因果关系
    四、作为义务的体系性地位——保证人说
    五、作为义务的发生根据
    附记
    第三章 因果共犯论的界限——共犯处罚的限定性
    第一节 帮助的因果关系(1)
    【设例】
    一、绪论
    二、解说
    三、我的见解
    附记
    第二节 帮助的因果关系(2)
    一、事实的概要
    二、判旨
    三、解说
    第三节 过失的共犯
    一、问题之所在
    二、判例的状况
    三、学说的展开与检讨
    附记
    第四节 承继的共犯——部分的参与者之罪责范围
    一、问题之所在
    二、判例的现状
    三、问题点的检讨
    附记
    第五节 必要的共犯
    一、问题的提起——必要的共犯这一概
    念的意义与功能
    二、判例的状况
    三、学说的状况
    四、理论的展开
    附记
    第六节 关于共犯的中止——从共犯中脱离与共犯的中止犯
    一、问题之所在
    二、着手前的中止——从共犯中脱离的要件
    三、着手后的中止
    四、真挚的中止努力与脱离及中止犯的成立与否
    附记
    第七节 共犯与中止
    一、事实
    二、判旨
    三、解说
    第四章 共犯的故意
    第一节 未遂的教唆
    第二节 共犯的错误
    一、前言
    二、具体的法定符合说
    三、共犯的错误
    附记
    第五章 共犯与身份
    第一节 共犯与身份
    一、问题概览
    二、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
    三、对第65条的解释
    第二节 再论“共犯与身份”
    一、序言
    二、违法身份和责任身份的区别
    三、关于事后抢劫罪
    四、主观的要素和身份
    第三节 “共犯与身份”再论续
    一、序说
    二、第65条无用论
    三、义务犯论
    四、事后抢劫罪的共犯
    五、片面的夸张从属性说
    附记
    第六章 补论
    第一节 共犯的罪数
    一、事实
    二、决定要旨
    三、评析
    附记
    第二节 团体与刑事处罚
    一、序说
    二、处罚业务主的法理
    三、法人处罚的法理
    附记
    第三节 双罚制规定和法人的过失
    一、事实概要
    二、判旨
    三、解说
    《共犯理论的展开》论文出处一览表
    译者后记

    分馆名 馆藏部门 物理位置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馆员代借
    A 密集书库二(文艺) 1322255 D914.104/X128 1322255 在架库本
    A 政法第二阅览室(长安) 南区馆A座3层 1322254 D914.104/X128 1322254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政法第二阅览室(长安) 南区馆A座3层 1322256 D914.104/X128 1322256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政治法律典藏库(长安) 1322253 D914.104/X128 1322253 在架库本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479970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