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著
ISBN/ISSN:978-7-5470-3397-5
丛编:季羡林经典文集
中图分类号:K825.4
出版:沈阳 :万卷出版公司 ,2015
简介:本书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 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季羡林一生经历坎坷, 被劳改、批斗, 见证了许多荒谬之极的历史事件……1992年, 81岁的季羡林先生于耄耋之年写完了《牛棚杂忆》。在书中, 他没有自我美化, 也没有像有些人那样空谈概念, 只写经历, 让读者看见善、美、希望。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 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书中辅以作者后人提供的珍贵照片做插图, 图文并茂, 展示经典之作。
责任者:季羡林, (1911-2009) 4著
载体形态:346页 :图, 摹真 ;21cm
附注:手稿图文珍藏版
豆瓣内容简介: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影响力大的一部作品。本书记录了季羡林先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遭遇和经历,用他的话说是“一本用血换来的,和泪写成的小书”。这本书的思想性、可读性极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良知在书写历史,用极为真切、理智的笔触去描写发生他和他身边一群知识分子身上的事,同时对于这段经历有这深刻和理性的思考,无疑,这是一本非常可贵的书稿。
本书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牛棚杂忆”,即《牛棚杂忆》全书,辅以季老的手稿,和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第二部分“阅尽沧桑”,选取了季老先生每个人生阶段中具代表性的文字,如《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等,并辅以季老的书法作品等图片。全书内容详实,编排精心巧妙,是集阅读与收藏为一体的经典佳作。
豆瓣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目录:
牛棚杂忆
祝词003
自序005
缘起013
从社教运动谈起021
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025
对号入座036
快活半年042
自己跳出来053
抄家066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078
千钧一发089
劳改的初级阶段099
大批斗112
太平庄122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130
牛棚生活136
牛棚转移178
半解放185
完全解放192
余思或反思202
后记214
阅尽沧桑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221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255
北京忆旧263
老猫268
二月兰280
怀念西府海棠286
回忆陈寅恪先生290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303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318
晚节善终大节不亏
—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324
赋得永久的悔331
寸草心338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568138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