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31 收藏:0

  • 法制史研究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作者站在当下回顾清末这样一个法律移植时代的变迁,又从清末反观当下的法律文化。先简述《大清钦定刑律》立法过程,以及与之相伴的论争;然后叙述论争的主要内容,并论争双方的基本观点;后将就当日论争涉及的若干问题分别加以讨论;最后,把这一事件置于更大的历史视界中观察与分析,求取其历史的、社会的意义,以为今日之观照。

    豆瓣作者简介:

    梁治平,一九五九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史、法律文化、法律与社会。主要著作有《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法辨》、《法意与人情》、《法律的文化解释》(编)、《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梁治平自选集》、《书斋与社会之间》、《在边缘处思考》、《法治十年观察》等,并译有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等。

    目录:

    一,缘起:“欲救中国残局,惟有变西法一策”
    二,折中各国,兼采新说:《大清刑律草案》
    三,世纪礼法之争
    从《刑事民事诉讼法》到《大清刑律草案》
    “正当防卫”之辨
    “无夫奸”之辨
    四,观察与讨论
    “模范列强”:为承认而斗争
    “天下刑律无不本于礼教”:道德(主义)与法律(主义)之争
    “必使国民直接于国家”:家族主义与国家主义之争
    “法律何自生乎?”:自然主义与理性主义之争
    “公例发明,推之人类社会而皆准”: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之争
    五,结语:晚清遗产谁人继承?
    后记

    分馆名 馆藏部门 物理位置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馆员代借
    A 北法律图书阅览室(后二、三层) 北后二三楼 1122051 D909.2/L416 1122051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北法律图书阅览室(后二、三层) 北后二三楼 1122053 D909.2/L416 1122053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政法第二阅览室(长安) 南区馆A座3层 1123416 D909.2/L416 1123416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政法第二阅览室(长安) 南区馆A座3层 1123419 D909.2/L416 1123419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政法第二阅览室(长安) 南区馆A座3层 1123418 D909.2/L416 1123418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政法第二阅览室(长安) 南区馆A座3层 1122054 D909.2/L416 1122054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综合典藏书库(长安) 1122050 D909.2/L416 1122050 在架库本
    A 七楼书库(长安B座) B座七楼,法律书库 1122052 D909.2/L416 1122052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七楼书库(长安B座) B座七楼,法律书库 1123417 D909.2/L416 1123417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七楼书库(长安B座) B座七楼,法律书库 1123420 D909.2/L416 1123420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6440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