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内容简介:
自从200 多年前,亚当· 斯密的伦理学和经济学篇幅巨大的著作为读者所知开始至今,关于这些著作的争论就持续不断。而冠以斯密名字的各种思想体系的内涵及其在社会中的应用所引发的热议,也从未曾降温。将情感而非理智作为善恶评判标准难道不是很危险吗?我们如何才能企及比普遍接受的标准更高的伦理标准?我们每人是否随时都准备着去交换、出售或讨价还价以获取物质利益?公民是否应坚持认为,作为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政府应该解放市场?尽管与之相关的个人自由备受珍视,但是今天的市场经济国家若要想生存下去,却面临着远比只是坚持市场价值标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国家应该在坚持自由的同时兼顾公平,需要在公民心中唤醒一系列的责任意识,包括政治的和道德的,而斯密对这一点是深有洞见的。
本传记是自1895 年约翰· 雷所著的斯密传记出版之后,试图全面地再为斯密做传的第一次尝试。之所以要做这一尝试是基于两点考虑,这两点与以斯密之名持续进行的争论相关:首先,我们对斯密这样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书立说者的生平会自然地感到好奇。其次,考察文本的写作过程和阐释,对厘清和细化文本的可能意思是必不少的。斯密的生平,能为从历史角度合理地重建斯密作品的意义,提供一个有用的解读语境。而来自斯密有所建树的学科领域的评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性的、互文性的解读。这样做的目的,绝不是想通过严格界定作者的意图来阻止任何不同意义的解读,这毫无疑问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的目的是在清晰的时代背景之下,刻画一位杰出人物的非凡个性,他的著述所涉及的范围远非仅囿于伦理学和经济学领域,而是有着惊人的广度。本传记还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读者及最早的译者对斯密及其作品的看法,以及斯密对这些看法的反馈。
豆瓣作者简介: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荣誉退休英语教授,研究亚当·斯密以及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权威学者,《格拉斯哥亚当·斯密通信集》主编者之一,还出版了《William Dunbar》以及《Lord kames 在苏格兰的日子》。《亚当·斯密传》是作者的代表作。
目录:
中译版序言 1
第二版前言 7
引言 11
1.科卡尔迪 27
2.童年 47
3.格拉斯哥 63
4.永远难忘的哈奇森 79
5.牛津大学 103
6.值得尊敬的听众 130
7.哲学(科学)史和法学史讲义 157
8.格拉斯哥大学的召唤 176
9.教师 201
10.著书立说的学者和管理者 227
11.《道德情操论》的创作 257
12.《道德情操论》相关评论 291
13.相伴游学导师 321
14.过渡阶段 355
15.国民财富研究者 376
16.北美殖民地危机和《国富论》 398
17.太棒了!亲爱的斯密先生 434
18.与行将辞世之人的对话 466
19.定居爱丁堡 488
20.理论经济学家就任海关专员 505
21.文学研究 524
22.艰难而困顿的时代 546
23.为立法者留下的遗产 570
24.风烛残年 600
25.“巨大转变”(人生大限) 632
索引 668
参考文献 701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32947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