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选择中国农业变迁作为主题。具体来说,他主要选取了农民的集体行动、市场交易的等级体系和传统中国农业的停滞与发展等一些主题。围绕着中国农业和农民的主题,作者系统梳理以下理论问题:有关小农行为动机的斯科特—波普金争论;施坚雅的中心地与巨区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史上的技术停滞与突破的科技论与分配论;解释19世纪中国农民起义的千年王国论、阶级斗争论与地方政治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还是过密化的争论。针对这些理论争论,作者都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不但找出对立的理论之间的分歧,发掘其各自的理论逻辑,而且往往能跳出这些争论,看到对立理论之间的联系和互补关系。
豆瓣作者简介:
李丹(Daniel Little),美国著名的哲学家,1971年毕业于伊利诺大学,获数学学士和哲学学士学位,197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科尔盖特大学、卫斯理学院等大学任教,并在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任访问学者(1989-1991)。在此期间,他先后任科尔盖特大学教授会副会长(1993-96)和巴克内尔大学副校长(1996-2000)。现任密执安大学迪尔本分校校长和哲学教授,并兼任密执安大学主校的社会学教授。他还承担过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麦克阿瑟基金会(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MacArthur Foundation)的项目。
目录:
译者的话
献辞
致谢
中文版序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关于道义经济的争论
第三章 传统中国的区域体系
第四章 关于技术突破的争论
第五章 关于农民起义的理论
第六章 持续增长还是过密化?
第七章 概括及理论
第八章 解释
第九章 经验推理
第十章 社会本体论、因果机制与社会心态
引用文献目录
译后记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物理位置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状态 | 馆员代借 |
A | 密集书库二(文艺) | 0962945 | D663.2/L317 | 0962945 | 在架库本 | ||
A | 北区典藏阅览室(西二、三层) | 0962941 | D663.2/L317 | 0962941 | 在库阅览 | ||
A | 北政治与文教阅览室(后四层) | 北后四楼 | 0962944 | D663.2/L317 | 0962944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政法第一阅览室(长安) | 南区馆B座3层 | 0962943 | D663.2/L317 | 0962943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政法第一阅览室(长安) | 南区馆B座3层 | 0962942 | D663.2/L317 | 0962942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33023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