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马克思(Marx)著 ;姜晶花,张梅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ISBN/ISSN:978-7-200-06971-6
价格:CNY21.80
出版: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7.10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1985
载体形态:10,169页 :图 ;24cm 50册(53本) ;20cm
丛编:经典通读
简介:在国家及个人财富的累积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促使我们去重新审视马克思及其《资本论》,去再度理解和掌握那些分析社会及经济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态度。
中图分类号:A123 A1
责任者:马克思 ((Marx)) ((1318-1883)) 著 姜晶花 编译 张梅 编译 马克思 ((Marx, Karl),) (1818-1883) 著 恩格斯 ((Engels, Friedrich),) (1820-1895) 著
统一刊号:1001.897(28) 1001.734(29) 1001.734(30) 1001.741(31) 1001.921(32) 1001.910(33) 1001.834(34) 1001.837(35) 1001.923(36) 1001.839(37) 1001.870(38) 1001.933(39) 1001.1203(40) 1001.1207(41) 1001.1181(42) 1001.1218(43) 1001.1201(44) 1001.1221(45) 1001.1170(46.1) 1001.1196(46.2) 1001.1183(47) 1001.1233(48) 1001.1209(49) 1001.1234(50) 1001.1220 1001.1220 1001.572 1001.561 1001.645 1001.1220 1001.1220 1001.1220 1001.1220 1001.1220 1001.1220 1001.1182 1001.1220 1001.1197 1001.1207 1001.1184 1001.1207 1001.1210 1001.1235
科图分类号:01.1
会议名称: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豆瓣内容简介:
《经典通读:资本论》是马克思倾注毕生精力完成的科学巨著,是他一生恪守崇高信念,从事科学研究的结晶。马克思逝世后,《经典通读:资本论》第二、第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后来,由考茨基整理出版了马克思计划中的关于剩余价值理论史的《经典通读:资本论》第四卷,但考茨基把它独立于《经典通读:资本论》,命名为《剩余价值学说史》。通常所说的《经典通读:资本论》是指前三卷。马克思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经典通读:资本论》即论资本,而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所以,贯穿《经典通读:资本论》全书的中心是剩余价值。具体而言: 在第一卷里,马克思暂时撇开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来研究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中心是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在第二卷里,马克思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来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在第三卷里,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此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当您翻开《经典通读:资本论》的时候,您或许还未曾了解它的厚重与深刻,未曾领略它的瑰丽与丰润,但无论如何,这本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巨著都值得您对它怀有基本的敬意与惊叹!1867年9月14日,《经典通读: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马克思还积极投身实际斗争。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应邀出席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即第一国际),并当选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任德国通讯书记。之后,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为第一国际制定了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深刻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认识。此后,马克思仍热心指导法国工人党、北美社会主义工人党等政治组织,帮助他们改正思想错误,进而成为各国工人运动的灵魂。《经典通读: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继续进行修改、校订,并反复修改第二卷和第三卷手稿,但1883年3月14日,积劳成疾的马克思与世长辞。他的心脏停止跳动时,面前书桌上还放着正在修改的《经典通读:资本论》书稿。马克思死后被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和夫人燕妮葬在一起。
豆瓣作者简介: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生于德国特利尔城,是德国最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以及《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在1857年至1858年的近一年的时间内,马克思创作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即《资本论》的第一稿),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现。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问世,在西方引发了一场强烈的轰动。《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由于马克思的过早逝世而未能最终完成,后经恩格斯整理和增补,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资本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创立。
目录:
编者的话
影响人类历史的巨著——《资本论》导读
卷一 资本的生产过程
篇 商品和货币
章 商品
第二章 交换过程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篇 剩余价值的生产
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第二章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三章 剩余价值率
第四章 工作日
第五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第三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第二章 协作
第三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第四章 机器和大工业
第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第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第四篇 工资
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第二章 计时工资
第三章 计件工资
第四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五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章 简单再生产
第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第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卷二 资本的流通过程
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第二章 生产资本的循环
第三章 商品资本的循环
第四章 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
第五章 流通时间
第六章 流通费用
第二篇 资本周转
章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第二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第三章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和周转的周期
第四章 劳动期间
第五章 生产时间
第六章 再论流通时间
第七章 可变资本的周转
第三篇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章 前人的阐述
第二章 简单再生产
第三章 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卷三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
第二章 利润率
第三章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第四章 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
第五章 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第六章 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章 资本的不同构成和利润率的差别
第二章 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第三章 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
第三篇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章 规律本身
第二章 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
第三章 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
第四篇 商品及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及货币经营资本
章 商品经营资本
第二章 商业利润
第三章 商人资本的周转及价格
第四章 货币经营资本
第五篇 利润构成与生息资本
章 生息资本
第二章 利润的分割、利息率及“自然”利息率
第三章 利息和企业主收人
第四章 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形式上的外表化
第五章 信用和虚拟资本
第六章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第七章 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
第八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
第九章 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
第十章 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
第六篇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章 导论
第二章 级差地租
第三章 地租
第四章 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及土地价格
第五章 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
第七篇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章 三位一体的公式
第二章 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
第三章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物理位置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状态 | 馆员代借 |
A | 北区典藏阅览室(西二、三层) | 0922571 | A123/M1/2-2 | 0922571 | 在库阅览 | ||
A | 北马列与社科总论阅览室(二层东) | 北东二楼 | 0922575 | A123/M1/2-2 | 0922575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百部经典(长安校区馆) | B座2层读者服务中心 | 0922573 | A123/M1/2-2 | 0922573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百部经典(长安校区馆) | B座2层读者服务中心 | 0922574 | A123/M1/2-2 | 0922574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漂流柜2 | 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学生公寓区 | 0922572 | A123/M1/2-2 | 0922572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601178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