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 Smith /(英) 亚当·斯密著 ;张兴,田要武,龚双红译
ISBN/ISSN:978-7-200-06964-8
丛编:经典通读
中图分类号:F091.33
出版: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7
并列题名:Adam Smith
责任者:斯密 ,A. ((Smith, Adam),) (1723-1790) 著 张兴 译 田要武 译 龚双红 译
载体形态:162页 ;23cm
豆瓣内容简介:
《经典通读》是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名著。 《国富论》是第一部伟大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的百科全书。亚当·斯密主张自由竞争,抨击重商主义,这对英国经济政策曾起过重大作用。其个人在经济学界中拥有崇高的地位,直至今日,他的思想仍是所有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必须参考和借鉴的基础。
豆瓣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
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
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1750-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这一时期,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认为《国富论》己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85年5月去世所以迟未上任。1787年他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亚当斯密在去世前将自己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
目录:
编者的话西方经济学的“圣经” ——《国富论》导读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改进的原因,以及劳动产品自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们的顺序第一章 论劳动分工第二章 论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第三章 论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作用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第十章 论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所产生的工资与利润的差别第十一章 论地租 第二篇 论财富的性质、蓄积和用途第一章 论财富的分类第二章 论货币的性质和作用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并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第四章 论借贷资本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第一章 论财富发展的自然顺序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古代欧洲农业受到的抑制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城市的兴起与进步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的体系第一章 论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之原理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进口原本能在本国生产的货物第三章 论对我国贸易差额构成不利影响的国家的货物施加特别限制第四章 论出口退税第五章 论奖励金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第七章 论殖民地第八章 关于对重商主义学说的结论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学说 第五篇 论君主或联邦国家的收入第一章 论君主或联邦国家的开支第二章 论社会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第三章 论公债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物理位置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状态 | 馆员代借 |
A | 北经济图书阅览室(后五层) | 北后五楼 | 0921737 | F091.33/S655/3-2 | 0921737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北经济图书阅览室(后五层) | 北后五楼 | 0921738 | F091.33/S655/3-2 | 0921738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北区典藏阅览室(西二、三层) | 0921734 | F091.33/S655/3-2 | 0921734 | 在库阅览 | ||
A | 经济图书阅览室(长安) | 南区馆A座2层 | 0921735 | F091.33/S655/3-2 | 0921735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百部经典(长安校区馆) | B座2层读者服务中心 | 0921736 | F091.33/S655/3-2 | 0921736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601067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