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内容简介:
民国著名史学家、小说家蔡东藩,以“演义救国”旨,历时十年,创作出《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上起秦始皇,下至1928年,全面记述了中国封建时期2166年的历史,以内容丰富、取才翔实名重一时,深受读者青睐。
这套书的编写体例综合了《三国演义》及毛宗岗的批注,有正文、有批注、有总批,只不过是蔡东藩自批自注。通过这些批注,或对有关的虚诞说法加以批驳,或对某些史料的运用注明出处和异同,或对古代的某些官制、法制、地理、器物、名号乃至方言俚语加以通俗的解释,或对所写某些人物加以褒贬,以此达到帮助读者理解正文、弄清历史。在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上,蔡东藩以“正史”为主,兼采稗史、轶闻,而出于稗史、轶闻者必有旁证,对史料“几经考证”,“务求确凿”。由于蔡东藩如此重视历史的真实性,反对虚构杜撰,因此,这套演义虽然通俗,但却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前汉史演义》为《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共100回,概述了前汉二百一十年间的历史,有女宠,有外戚,有方镇,有夷狄,有嬖幸,有阉宦,故治日少而乱而多。皇帝专制四字,是笼罩全书之大宗旨。秦造成之,汉沿袭之,是秦汉本一脉相关,无甚区别,且秦皇汉武,为后人连语之口头禅,两两相较,不期而合,即秦即汉,会心固不选耳。
豆瓣作者简介: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 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目录: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物理位置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状态 | 馆员代借 |
A | 密集书库二(文艺) | 北北一楼 | 0598993 | I246.4/C14b | 0598993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密集书库二(文艺) | 北北一楼 | 0821766 | I246.4/C14b | 0821766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密集书库二(文艺) | 北北一楼 | 0598994 | I246.4/C14b | 0598994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文学图书阅览室(长安) | 南区馆B座5层 | 0598996 | I246.4/C14b | 0598996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文学图书阅览室(长安) | 南区馆B座5层 | 0821765 | I246.4/C14b | 0821765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文学图书阅览室(长安) | 南区馆B座5层 | 0598995 | I246.4/C14b | 0598995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文学图书阅览室(长安) | 南区馆B座5层 | 0821763 | I246.4/C14b | 0821763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文学图书阅览室(长安) | 南区馆B座5层 | 0598992 | I246.4/C14b | 0598992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八楼书库(长安) | B座8楼 | 0821762 | I246.4/C14b | 0821762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八楼书库(长安) | B座8楼 | 0821764 | I246.4/C14b | 0821764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53530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